本报评论员 刘颖余

在职超赛场,足球不仅是一种竞技,更是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的载体,是劳动的颂歌。职超是职工和企业共同成长进步的舞台,是职工体育和全民体育的双向奔赴。职超的可持续发展将为全民健身事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,为体育强国的建设作出不可或缺的贡献。

“绿茵燃激情,职超绘华章”,2025中国职工足球超级联赛总决赛,10月31日将在西安迎来巅峰对决——为期17天,大连、西安、武汉三地同时开战,80余场比赛轮番上演,36支职工代表队、千余名球员同场竞技,这一场属于全国4亿多职工的体育盛宴,向社会集中展示了职工足球和职工体育的成果和魅力。

和火遍全国的“村超”“苏超”等各种“超”相比,职超来得稍晚一些,但它来得正当其时,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,顺应了4亿多职工的关切,寄托着社会各界的期待。

职超是“以人民为中心”办体育理念的切实体现,是落实《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和《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》的扎实举措。“足改”方案明确要求“推动社会足球发展,广泛开展各级各类足球赛事活动”,而职工足球正是社会足球的重要部分。

职超是职工足球和社会足球的相互成全。没有4亿多职工参与,社会足球何以“社会”?职工足球的普及程度直接关系到群众足球基础的稳定与牢固。与职业联赛聚焦竞技成绩、注重营销不同,职超以“服务职工、推广足球”为核心,以企业组队、跨区域比拼的形式,推动足球运动走进工厂、园区、写字楼与大街小巷。4亿多职工背靠着1亿多家庭,职超的问世毫无疑问将会让更多的孩子爱上足球,对于社会足球氛围的营造、足球人口的增加、足球人才的培养和锻造,有着难以估量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。

以“世界第一运动”足球为抓手,职超将促进职工体育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。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核心要义,在于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,奥运战略与全民健身同行。职工足球作为职工体育的重要支撑,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群众体育的整体发展质量。以“低门槛、高参与”为特点的职超将成为职工体育发展的引擎,有利于职工体育人口的增加,有利于职工体育保障服务和职工体育产业的发展,有利于职工体育文化的繁荣。职超不断寻找与城市足球的深度融合,还将激活城市体育消费场景,彰显城市活力,成为传播城市文化、促进文旅发展的窗口。职超的可持续发展将为全民健身事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,为体育强国的建设作出不可或缺的贡献。

与其他各种“超”不同,在职超赛场,足球不仅是一种竞技,更是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的载体,是劳动的颂歌,是普通劳动者梦开始的地方。当足球遇到劳动,来自各条战线的职工将工作中锤炼出的品格融入绿茵场,石油人的拼搏、建筑人的精准、汽车人的创新、金融人的严谨、能源人的团结等,都在绿茵场上展露无遗。从工厂、车间、写字楼到绿茵场,变的是赛道,不变的是劳动者的勤勉、匠心与团结。

也正因为工人阶级这种与生俱来的品格,职超成为职工形象和企业精神的生动展示和激情表达。潍柴动力队将“永不懈怠、永立潮头、永争第一”的企业精神,融入每一次拼抢、射门和防守;济南能源集团的队员用“一张网,一盘棋,一条心,一股劲”的经营理念,诠释着团队足球的真谛;昔日参与西安国际足球中心建设的陕建控股集团的队员,今朝在自己建设的专业球场挥洒激情,“以前在这流汗建球场,今天在这流汗踢球”,身份的转换赋予职工足球特殊的精神内涵,也让职超向社会输出浓浓的正能量。

以体育之光,照亮职工精神家园;以职工之名,促进体育强国建设。职超是职工和企业共同成长进步的舞台,是职工体育和全民体育的双向奔赴,将为奋进中国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希望。

来源:工人日报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